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十一五”规划;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 |
|
|
|
作 者:时殷弘 |
出版时间:2006-08-21 |
字 数:436 千字 |
书 号:D1422 |
ISBN:978-7-300-07373-6 |
开 本:16 |
包 装:平 |
印 次:1-7 |
译 者: |
|
定价:¥33.00 |
|
查看评论摘要 |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
|
|
|
|
|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一部在广度、深度和简约度上皆超越“常规”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论著兼教科书。它基于对大约500年里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方面、演化脉流和内在机理的深切理解,在大致隐含的、首先是关于国际体系与其要素和演进动能的国际关系理论性思考襄助下,浓缩地展示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巨型历史图景,尤其侧重于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多维度复杂画面,同时揭示和阐释其中的动态机理和深层逻辑。 本书以富含哲理和技能地论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开篇,继之以主题集中、表述简约和内涵深邃地阐述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现代国际权势斗争和现代国际体系演变。在多维度地揭示和说明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之后,本书分别以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大众政治/新技术/新国际规范为四大分支性主题,阐述和论说20世纪全球性国际政治的历史。全书以论说当今和未来世界政治的基本问题与现时代主要特征框架内的中国崛起结尾,而近乎每页都附的脚注展示了在研习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方面可资利用的大量文献,包括多种精粹的经典文献。
|
|
|
|
作者简介 |
|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授。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和历史、当今国际政治和战略的研究。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德国东欧与国际问题联邦研究所从事累计两年半的独立研究,在美国密执安大学、丹佛大学、日本爱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讲授研究生课程。已发表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1部、译著7部、参著3部、学术论文和国际政治及台湾问题评论约300篇。已发表的著作中许多有较广泛的海内外学术影响或政治/社会影响。
|
|
|
|
章节目录 |
|
目 录 第一章 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论说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历史理解的局限性与巨大潜能/宏观思考和理论化的重要/理论化的基本种类和形式/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 第二节 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 第三节 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 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历史理解/国际关系历史的理论性思考/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独特的重大价值/广阔的视野、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系史料 利奥波德·冯·兰克与现代历史学根本方法/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解(上)/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解(下) 第二章 现代国际权势斗争与现代国际体系演变(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 路德维希·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兰克对德约:欧陆均势与海外优势;欧陆均势与侧翼大国;欧陆眼界与全球眼界 第二节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变动模式/中世纪国际秩序/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上)/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下) 第三节 哈布斯堡帝国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查理五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腓力二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 从西班牙骤然衰落到法国开始勃兴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和霸权目标/路易十四霸图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界权势的勃然兴起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英国、俄国和美国(上)/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英国、俄国和美国(下);普鲁士的崛起/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国际政治的变更/导致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力量格局结果 第三章 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 第一节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世界政治影响/跨国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当代意识形态冲突的萌发 第二节 欧洲国际体系的急剧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欧洲国际体系的扩展及其在19世纪的急剧加速/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和现代帝国主义思想/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 第三节 国际权势结构的变更趋势 英俄两国的显赫优势和多极格局的近乎倾覆/三大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传统强国的显著衰落 第四节 现代大众政治的国际政治效应的萌发 旧政治下的旧外交与现代大众政治的出现和流行/初生的公众舆论和利益集团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 初生的大众政治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泛滥 第五节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世界政治影响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在两个世纪里的基本停滞/战争规模的突飞猛进 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海军武器的革新与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的总体战的出现及其国际政治涵义 第四章 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 第一节 引言: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衰颓 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欧洲的外交堕落和政治病态与两极对抗的急剧升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的极严重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权势的兴盛 第三节 二十年危机:英法的虚脱 国际联盟的虚幻/英法歧异与法国强硬预防政策的破产/英德协调和英国半面包容的祸患/纳粹挑战面前法国的瘫痪和英国的绥靖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优势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在欧优势的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东亚太平洋优势的确立 第五节 苏联权势的形成和兴盛 国力极端羸弱情况下的苏俄对外政策/斯大林与苏联国力的剧增/苏联的内在虚弱和斯大林的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苏联权势的兴盛/全球国际体系的新构成 第五章 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 第一节 冷战的起源 美苏关系史的基本性质与冷战的特质和历程/冷战起源的历史说明/冷战起源的理论说明 第二节 冷战对抗的历程 美苏冷战格局的完全形成/冷战的最高潮/冷战最高潮过后的两大对抗浪峰/冷战期间的缓和或局部缓和 第三节 冷战对抗的基本特征 冷战对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含义/冷战对抗的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美苏军备竞赛/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 第四节 冷战的全球化:美苏在欧洲以外的全球性竞争 当地力量、全球战略和全球性竞争/美苏与东亚的革命和拉美的变更/在中近东和非洲的美苏竞争 第五节 苏联的危机和瓦解与冷战的终结 冷战与苏联的危机/戈尔巴乔夫的对策与苏联的瓦解/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六章 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 第一节 引言:新兴强国与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 新兴强国的选择与命运/造反和学习: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国的选择和命运 德国历史和民族道路的特殊性/第二帝国的世界强国追求/纳粹暴政的根源与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希特勒的世界强国追求 第三节 和平扩张、军事征服、商业福利:日本的选择和命运 和平扩张抑或军事征服:日本的军事帝国主义选择/20年代:军事帝国主义的暂时落潮/军事帝国主义的再度勃兴及其覆亡/当前日本的国家方向选择问题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的选择与命运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历史轨迹/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趋同倾向与造反倾向/中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 第五节 亚非现代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兴起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三个典型阶段/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和兴起/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出现和兴起的基本原因 第六节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统治的瓦解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列强的对策/西方统治的急剧瓦解及其基本原因/越南抗美战争 第七节 第三世界运动的兴衰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第三世界运动的萌发和兴盛/第三世界运动的落潮和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 第七章 大众政治、新技术和新国际规范 第一节 引言:世界政治中的另三大动态 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 第二节 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战间的西方民主国家/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战间的纳粹极权国家/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二战后的美国 大众政治与国际宣传和国际颠覆 第三节 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 “指令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重大意义/核武器与世界政治/防止核武器扩散/信息技术革命与世界政治/大众政治与新技术的结合——20世纪的总体战 第四节 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 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20世纪以前现代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世界政治中的新力量与国际规范体系的巨变/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当代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认定与人权国际规范/当代国际规范的根本来源和根本特征/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上)/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下) 第八章 当今和未来的世界政治 第一节 当今和未来世界政治的若干基本问题 世界政治基本性质的变更与稳定/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世界广大欠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 第二节 时代特征与中国崛起 时代特征:世界基本格局与基本潮流/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 |
|
|
|
|
精彩片断 |
|
|
|
|
|
书评 |
|
|
|
|
|
其他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