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研究(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 |
|
|
|
作 者:陈龙 |
出版时间:2009-03-11 |
字 数:319 千字 |
书 号:G1874 |
ISBN:978-7-300-09668-1 |
开 本:16 |
包 装:平装 |
印 次:1-1 |
译 者: |
|
定价:¥29.00 |
|
查看评论摘要 |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
|
|
|
|
|
|
|
内容简介 |
|
本套丛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建设和新领域的开辟,力争做到理论有建树,观点有创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与一般本科教材相区别。. 特点之二是不过分拘泥于以往教材的模式,充分考虑研究生读者层次的特点与需要,在展现作者多年来独到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同时,力求开放性与引介性,努力为读者开辟一个广阔的学习与研究视野。 特点之三是经典理论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兼收并蓄,既有新闻理论、新闻报道、新闻专业主义等经典问题的新演绎,又有传媒文化、媒介批评、传播研究方法、传媒体制比较等交叉领域的新探索。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章节目录 |
|
绪论. 第一节 媒介与传媒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传媒文化 第三节 传媒文化的特性 第四节 传媒文化研究的历史.c现状及其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章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一符号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五节 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 第二章 传媒文化的传播特性 第一节 传媒文化服务于政治与商业劝服 第二节 逼真诱惑:传媒文化的视听劝服手段 第三节 广告文化与消费认同 第三章 传媒文化的生产 第一节 传媒文化的文本与话语生产 第二节 传媒文化生产中的明星制造与偶像崇拜 第三节 传媒文化中的消费欲望生产 第四节 追星与青年亚文化 第四章 传媒文化的受众 第一节 传媒文化的受众 第二节 几种批判的传媒文化受众研究 第三节 受众在传媒文化中的创造性.c主动性与主体性 第五章 传媒生态与传媒制度 第一节 “一仆二主”的传媒生态结构 第二节 传媒文化的社会格局 第三节 传媒文化生态中的商业化机制 第六章 传媒文化中的权力结构 第一节 传媒权力的生成 第二节 媒介接触方式与媒介霸权 第三节 传媒权力的实现途径 第七章 媒介的真实建构 第一节 客观真实. 符号真实与主观真实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真实建构”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媒介真实的建构 第四节 “真实”与再现真实 第五节 媒介真实的文化属性 第八章 传媒文化的奇观化 第一节 “奇观”理论起源 第二节 传媒文化:从景观到奇观.. 第三节 媒体的视觉化奇观 第四节 情欲的奇观——身体叙事 第五节 媒体政治奇观与奇观化的政治 第九章 传媒文化的现代性.c后现代性及社会认同性 第一节 都市消费与视听形式的变迁 第二节 传媒文化与现代性 第三节 传媒文化与后现代性 第四节 传媒文化与社会认同性 第十章 传媒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传媒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传媒文化的通俗性及其影响 第三节 传媒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十一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传媒文化 第一节 全球化中的媒介文化传播形式与媒介霸权 第二节 媒介文化全球化与意识形态的涵化生成机制 第三节 文化“他者”的媒介再现及其对当代意识的“涵化” 第十二章 符号学方法在传媒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符号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毗邻轴的分析模式 第三节 系谱轴的分析模式 第四节 费斯克所做的个案分析 第十三章 精神分析学视野中的传媒文化 第一节 “凝视”. “看”的精神分析 第二节 好奇. 窥视. 视觉快感与娱乐狂欢 第三节 从拉康“镜像阶段”到阿尔都塞的“召唤”主体性 第十四章 性别与传媒文化研究 第一节 传媒研究中的性别话语 第二节 女性主义及其传媒文化研究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女性主义理论与传媒文化研究 第四节 女性主义文类研究 第五节 女性形象的媒介再现 第六节 传媒文化研究中的性别 第十五章 传媒文化研究的当代性课题 第一节 传媒的物化与传媒文化低俗化倾向 第二节 娱乐至死的社会风潮 第三节 代理经验与“童年的消逝”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精彩片断 |
|
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 早期的媒介研究,关注的是大众媒介无与伦比、无所不在的力量。当时的研究脱胎于宣传分析,认为受众是被动的“靶子”。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施拉姆所说作为“记者的发明”的想象效果论——“魔弹论”为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的同仁所质疑。这派学者专注于短期的信息效果,专注于媒介的作用,属于典型的媒介中心的“劝服研究”。在这些研究者眼中,只有态度的改变才是媒介影响力的表现,而其结论则认为,媒介事实上并非重要的社会机制,因为媒介不论有多大的效果,终究要经过人群中的“意见领袖”才能发挥作用。媒介无法影响人们的说法,转而又触发了另一种研究取向——受众中心的研究。于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经常问的问题是:人们用媒介做些什么?这样的问法,是媒介效果研究受众中心论如“使用与满足”范式的基础。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流效果的研究范式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美国的许多研究者开始对权威的结论产生怀疑: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真的很小吗?于是,他们将研究的焦点从态度的“改变”,转移到态度的“形成”上来,也就是说媒介也许不大能改变人们对于事件的态度,但如果回到开始的时候来看,是否应该先问媒介在形成人们对于问题的认知时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这样一个视野下,媒介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媒介这个渠道,人们才能了解世界。因为人们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不是很多,于是只有依赖媒介,有关议题设置与涵化分析的研究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
|
|
|
书评 |
|
|
|
|
|
其他 |
|
后记 本书的写作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时间点。2005年秋天,我们几位志趣相同的学界同仁,汇聚在新疆喀纳斯湖畔,一边欣赏着仙境般的美景,一边畅谈着学术构想。大家为不同的观点而争论不休,但彼此都感到非常愉快。转眼两年半过去了,我的书稿写作进展缓慢。2008年的第一场雪给全国人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我也不例外。春节期间,因为大雪阻断了出游的路,我得以静下心来,待在家里,把书稿再进行二番梳理。这场雪一生中难得遇到几回,因争而完成书稿就更有纪念意义了。 文化这一曝光频率很高的词汇,在今天显得特别的引人关注。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通俗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虽然文化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但各种文化现象竞相登场,形成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现实。其实,信息爆炸归根结底都要体现为文化爆炸,因为,任何一种社会新生事物的出现最终都转化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印刷技术的发明,导致了书报刊文化的产生,导致了文学的发达;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导致了广播、电视文化的流行;信息技术的发明,最终催生了网络文化的盛行。各种媒介技术的发明,往往都是出于方便公众传播的考虑。但这种善意的动机和理想,往往被文化现实击得粉碎。20世纪末的媒介化生存转眼间就进化为数字化生存,然而,人们为“媒介化+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喝彩的掌声尚未停息,却传来“艳照门”近乎灾难性的网络蔓延,冲击着全社会的道德底线。这绝对不是孤立现象,博客、播客、晒客……这些新生事物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发展似乎都朝向公布隐私的方向拓进。私人情境在“媒介化+数字化”的条件下渐渐转化为公共情境的东西,私人空间越来越被挤压到一个可怜的境地。不可否认,这也是传媒文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