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上午,《城镇化:改革的突破口》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俊超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为读者带来了主题为“鲜花与荆棘共生的中国城镇化”讲座。
赵俊超老师的演讲十分精彩,他通过数据分析和具体事例,以及缜密的论断告诉读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城镇化是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城镇化是改革的突破口
赵老师首先从为什么城镇化是改革的突破口讲起。赵俊超认为改革需要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某种程度上说,体制是由社会基础内生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然而,我国社会脱胎于典型的小农社会,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直到今天小农社会和小农意识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残余,改革目标受到这一社会基础的明显制约。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我们必须消化掉小农社会,才能建立起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城镇化对改革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对数以亿计的农民群体来说,城镇化首先意味着职业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更重要的一层,是这种职业和生活的转变会给人的思想意识带来的巨大提升。新的观念和意识,逐渐取代了他们身上千百年来遗传的小农意识,让他们成为“社会人”,他们的精神层面会出现全面的飞跃与提升。如果数以亿计的农民实现这一蜕变,将使国家具备现代化治理的社会基础。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鲜花与荆棘共生之路
“半城镇化”不是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从模式上来看,与世界各国是完全不同的。学界称之为“半城镇化”模式。所谓“半城镇化”,指的是广大农民到城镇里仅仅是临时打工,而不能实现在城镇定居落户。
“半城镇化”模式加剧需求不足的矛盾。简单来说,一个农民进城生产皮鞋,一天可以生产几十双甚至几百双皮鞋,但他和他的家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买这样一双皮鞋。城镇里的住房,基本都是靠农民工施工所建成,可是,就整体来说,农民工没有能力购买这样一套房子。做鞋的不买鞋,盖房子的不买房,做手机的不买手机,供大于求的局面可以想见。
同时,“半城镇化”模式还存在经济难以持续和社会难以持续的问题。经济难以持续表现在资源的难以持续。“半城镇化”意味着农民工到城镇只是打工,社会给他安排的归宿还是要回到农村,因此,国家就要保障他在农村的“窝”不能动。这就导致了“两头占地”的状况,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的生产、生活都需要占地;另一方面他在农村老家的宅基地必须予以保留,尽管那些房屋常年居住不足或者干脆空置。在一些村庄里,无人居住的宅基地达到1/3,成为“空心村”。
社会难以持续表现在留守儿童问题。2013年,中国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留守儿童只有区区四个字,饱含的辛酸委屈却重过千钧,它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渗透着亲情的泪水”。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半城镇化”的路将越走越窄,必须另辟蹊径。我们需要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以往的“半城镇化”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它不仅允许农民到城镇里务工,还允许农民在城镇定居生活,使他们成为和城镇户籍居民一样的城里人。
同时,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还在于,要逐步使“农民工”进城后能够享有与城里人相同的社会保障和起码的居住环境,比如医疗保障,子女在城市里的受教育权利,还要让他们在所在工作的城市买得起房。人们按照惯常思维,往往认为一个农民工进城后的社会保障会使接纳的城市不堪重负,耕地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等等。赵老师认为:很多社会福利是可以搭便车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里上学的问题,是非要解决不可的问题。而韩国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不是使耕地减少,而是会增大土地使用的有效性。
城镇化意味着人类利用自然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也意味着整个经济社会制度安排出现大幅度调整和优化。中国城镇化是一条鲜花与荆棘共生的道路,需要在社会共识中不断突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