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冒网站的声明

图书搜索:

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打造…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一行到人…

我社三种图书和一种音像制品获…

我社官方微信公众号入选首届“…

“新编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我校教师吴静钰出征里约奥运会…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入…

我社3种出版物入选《2016年农…

人大社与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我社与马尔沙维克出版社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访问罗马尼…

“人文咖啡馆”系列活动之“聂…

我社20种选题入选教育部2018年…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

我社3种图书入选中央和国家机…

我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访问墨西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印度新德…

《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荣获…

我社《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李永强:读懂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出版方向

2017年12月06日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记者:张桢

记者:党的十九大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

李永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对中国出版国际化的总要求,要求出版业继续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要求出版业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突出“走出去”重点,完善“走出去”方式,强化“走出去”效果,努力推动出版“走出去”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国际版权贸易和实物贸易中获得更多机会,将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成果,服务我国外交大局,文创产品将不断拓展“走出去”渠道,不断开创出版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双效统一方面,您认为中国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实现双效统一?

李永强:把握外宣导向,服务外交大局,这是中国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实现双效统一的必然要求。做国际出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特别是“走出去”过程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外宣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我国外交方略和外交政策作为图书出版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策划选题,寻找合作伙伴,把出版企业国际出版贸易作为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展示的阵地和窗口。

打造国际精品,做强版权贸易,这是中国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实现双效统一的必要保障。推出更多内涵丰富、形式精美的阅读产品,提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品质优良的阅读服务,既要有中国立场和价值观,又要重视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不断提升我国新闻出版版权贸易和实物贸易成交额,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从出版业角度来看,如何理解“全面开放新格局”? 出版业如何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李永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的开放理念、开放战略、开放目标、开放布局、开放动力、开放方式等,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的路线图,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

具体到出版工作,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出版“走出去”工作。在选题策划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选题策划比重,担当丝路文化使者,展示中国友好的大国形象;在国际合作上,我们要搭建以我为主的出版合作平台,形成长效出版机制,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实力的出版机构来华拓展贸易,扶植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建立本土化的分支机构,让中华文化落地开花。

其次,我们要创新出版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我们要加强内容自主创新,重点推出一批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和学术品质、符合国外受众文化需求和消费习惯的文化产品,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亮点,从中华文化品牌塑造上做大文化影响。

最后,传统出版业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下,要重视国际出版融合发展趋势和新动向,充分重视新技术对行业的改造,以此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推动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您认为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过程中,如何提升“中国故事”的丰富性和感召性?

李永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中国方略。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正是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表达合作共赢的国际观。

一方面我们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具体的出版案例中,避免说教,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文服人,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和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塑造具有文化品牌的独特个性,又要重视塑造具有兼容性的品牌文化。通过个性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共性唤起各国人民对文化品牌的情感共鸣。

此外,提升“中国故事”的丰富性和感召性,还需要深入研究目标国受众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使中华文化走进去,获得理解和认同。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出版业的角度来看,您认为中国出版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途径有哪些?

李永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途径要适应当下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特点。我们要拓展多种传播渠道,创新传播语言和传播载体,研究目标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文化产品。同时出版业在国际化中要坚持内容为王,既要符合互联网时代对时效性的客观要求,又要重视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精品出版上发力,在专业出版上发力,只有最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才最具有传播的持久性。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您认为,中国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实现出版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李永强:对外传播首先就要建立一种自信,我们的出版“走出去”就是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成就传播好。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在复杂多元的国际舆论环境中构建以我为主的话语体系。

文化自信是出版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自信落实在国际出版中,就是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将每一本图书的翻译出版抓细抓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在图书对外翻译、拓展海外市场等关键环节狠下功夫,着力推动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的精品出版物“走出去”,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的改革发展。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您如何理解这一点?在您看来,中国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李永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人大出版社作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排头兵,在版权输出的同时,一直为着力构建以我为主的中国学术交流机制而不懈努力。

今年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人大出版社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联盟成立的宗旨就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将国内外学术和大学出版资源充分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学术出版平台。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获邀成为首批加入联盟的成员单位。联盟对建立有效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渠道和平台、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并且报告中特别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外向型人才培养方面,您认为当下出版业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有什么建议?

李永强:国际出版离不开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人大社一贯重视国际出版队伍的建设,组织精干力量投入国际出版业务。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使得“走出去”工作形成了全员投入、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从制度上保证“走出去”的有效开展。

根据我社工作的经验, 外向型出版人才的培养需要着重以下几点:一是政治过硬,国际传播中外向型人才代表国家和出版企业形象,要时刻树立政治敏感和文化自信;二是语言关,准确交流是工作开展的前提;三是媒介素养,要了解国际传播大趋势,宏观有视野, 微观懂业务; 四是公关能力,善于跨文化沟通,拓展合作机会;五是学习能力,强化专业训练,保持对专业出版领域前沿的职业敏感。

人大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 书香缘电子书店 |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人大社内网 | 人大芸窗职教学苑 | 友情链接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